資料來源: iRead

拿破崙 :「我的雄心壯志」

在短短十五年的時間裡,一個帶有憂鬱氣息的科西嘉年輕人成為一個征服者與統治者,他挽救了法國大革命,改變了整個歐洲,型塑了現代法國的風貌,而這種種功績又導致了他的毀滅。拿破崙在戰場上料敵如神,攻無不克。「戰爭之神」的傳奇色彩至今不衰。他曾說自己的一生有如一本小說,但是沒有一本小說對歷史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如果我們無法回溯,拿破崙登基當時的環境與形勢,我們就無法瞭解他這個人。沒有法國大革命,他就什麼也不是,什麼也做不出來。他的一切,都是來自法國大革命,而且,他把自己從那場革命中所獲得的,悉數奉還。雖然他結束了那一場革命,但是,他並沒有背叛革命的精神。要是無法體認這一點的話,我們也不能對他有更多的瞭解。專制、充滿野心,又十分慷慨、才華洋溢。1769 年 8 月 15 日,拿破崙生於科西嘉。拿破崙的父親是律師,1768 年才從法國本土移居此地,曾經長期致力於科西嘉的獨立,但後來還是歸附了法國勢力。拿破崙的父親想盡辦法打入當地的法裔上流社交圈。拿破崙也就因為這樣,才能進入專門保留給身無分文的貴族就讀的學校。拿破崙於 1778 年考取歐丹(Autun)的中學,1779 年進入布里耶(Brienne)的軍校,最後於 1784 年入巴黎軍校。之後官拜少尉。這位鬱鬱寡歡而又孤僻的年輕中尉對於駐在固定的地點,以及一般的演習完全不感興趣。他喜歡閱讀與學習,深受啟蒙運動與盧梭的影響,甚至打算走文學這條路。1789 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拿破崙在科西嘉非常活躍。法國大革命所傳達的思想觀點,對他有強烈的吸引力:法蘭西正引領著世界邁向自由,而為法蘭西戰鬥,就是為科西嘉的自由戰鬥。1783 年 8 月,法軍包圍當時陷入英軍之手的土倫。拿破崙受命擔任砲兵部隊的指揮官,並參與擬定作戰計畫。同年 12 月 18 日,法軍攻陷土倫,拿破崙於12 月 22 日升為准將。在巴黎的羅伯斯庇爾也考慮要把其他的發展計畫交給拿破崙。後來羅伯斯庇爾上了斷頭台。我們不難想像,如果當時他任命拿破崙為巴黎的國民自衛軍指揮的話,拿破崙也必定難逃一死。約瑟芬和拿破崙兩人在 1796 年 3 月結婚,或許是因為洋溢著新婚的幸福,拿破崙在 4 月「義大利戰爭」中連戰連勝,每隔個三天到十天就打勝一場戰役,拿破崙發出豪語:「我已經知道自己會有怎樣的成就。我早就看見世界從我的腳下逃開,我像是從天而降一般。」然而拿破崙當時寫給約瑟芬的信中,完全是一個熱戀男子的模樣:「害怕不能擁有約瑟芬的愛,想到她無法對愛情專一,她……。我這不是在自尋痛苦。現實中已經有那麼多了!還需要去刻意營造嗎!!妳無法讓我感受到沒有止盡、不需同人分享的愛。胸部再往下之處,那兒有我給妳的吻。」這段文字讀起來好像拿破崙的心中除了愛情之外,沒有其他的事物,更聞不到一絲硝煙味。
來源: iRead
Thierry Lentz拿破崙學會董事會董事,曾出版有關拿破崙自 1977 年至 1804 年組成的三人執政團時期,以及後來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等數本著作。1993 年獲選為法蘭西研究院「貝雷獎」得主,得獎作品為《薩瓦立,拿破崙的心腹》,為拿破崙統治下副首相的傳記。1977 年出版《拿破崙的霧月十八日政變》,獲拿破崙基金會首獎。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