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iRead

台灣山海經 :國家公園生態文學之旅

墾丁國家公園∕溫暖而深邃的海洋,孕育了「滄海桑田」美麗的傳說。海面下的世界更是絢麗繽紛,是潛游者最熟悉嚮往的海底風景。豐富的海洋文化,為這個海角半島寫下充滿生命力的歷史。  玉山國家公園∕山高谷深,人跡罕至,在地質上有高山、斷崖、峭壁、峽谷等雄奇地形,以東北亞最高峰、海拔3,952公尺的玉山為首,天然植被隨海拔變化,各種野生動物棲息其間,彷彿是台灣的縮影。  陽明山國家公園∕初春時,杜鵑及楓香嫩綠的新芽生氣盎然;夏季,擎天崗草原飄浮著一股青草的芳香;秋季芒草隨風搖曳,紅色花穗交織成大屯秋色;歲末寒冬雲霧繚繞,別有一番蕭瑟的詩意。  太魯閣國家公園∕北為南湖大山,東為清水斷崖,南接奇萊連峰、太魯閣大山,西以中央山脈副稜接合歡群峰為界,而以立霧溪切割形成的太魯閣峽谷景觀最負盛名。  雪霸國家公園∕雪山圈谷、東霸連峰、布秀蘭斷崖、品田山褶皺及鐘乳石等,鬼斧神工;台灣櫻花鉤吻鮭、寬尾鳳蝶,為大自然增添了無窮魅力;而大霸尖山是泰雅族的發源地,也是賽夏族傳說中的祖先發祥地。  金門國家公園∕歷經古寧頭及八二三戰役,在近代史上有其獨特的歷史意義。承襲傳統閩南文化,且注入僑鄉特色:傳統的馬背、山牆、燕尾脊的建築和中西合璧的洋樓,饒富趣味和典故。  壯闊的山河,永遠的台灣  永遠的山,永遠的海,永遠的台灣,願讀者在閱讀《台灣山海經》之餘,起程出發至心儀的國家公園,留下足跡,寫下生活與生命中的「山海經」。
來源: iRead
古蒙仁  本名林日揚,台灣雲林人,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文學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撰述委員、《中央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藝基金會副執行長、雲林縣文化局長、文建會主委辦公室主任,現任文化總會顧問。並曾任教中興大學、中央大學。多次獲時報文學獎、吳三連文藝獎、中興文藝獎。作品以報導文學、小說、散文為主,著有《黑色的部落》、《雨季中的鳳凰花》、《吃冰的另一種滋味》、《凝視北歐》、《溫室中的島嶼》等二十餘種,其中〈吃冰的滋味〉一文入選國中國文教科書,流傳最廣。
來源: iRead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