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Google Book

颱風 :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 記二00九年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與防災故事 = Typhoon : becoming resilience before the next disaster

2009年中度颱風莫拉克為何釀成巨災?全面解讀颱風之謎 ◎首部揭開颱風生命史與臺灣土地相互交揉的故事 ◎拉高理解颱風的視角,從全球氣候問題、科學發展、歷史以及對社經、文化的衝擊,進行跨領域的整合 ◎颱風讓臺灣科研站上國際舞臺,讓防災科技躍進,也形塑人類對自然災害態度翻轉的契機 ◎在下一次災害來臨前,建立應有的防災知識,提升整體防災能力! 記2009年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與防災故事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與春山合作出版 臺灣的土地銘刻著颱風的記憶與試煉。颱風帶來了雨、災難,也影響了生態,島嶼上的人們至今還在為理解與應變颱風而努力。 當我們關心颱風假放不放、天氣預報準不準、泡麵要買多少……颱風其實早已在西北太平洋上經歷了一場場大氣與海洋碰撞、劇力萬鈞的盛大流體動力作用。數十萬朵雲簇中,只有幾十朵會長成結構完美的颱風。 本書以2009年八月八日造成重大災情的中度颱風莫拉克為核心,勾勒颱風的科學生命史與臺灣土地相互交揉的故事,颱風是大自然各種劇烈變化的集合產物,強大的風雨總是對一些地方帶來重複的災難,但巨災的出現,使理解颱風的尺度必須改變。 莫拉克在短短幾天就降下相當於臺灣一整年的降雨量,高雄小林村幾乎遭土石覆滅,臺灣受到影響的民眾超過九百萬,占總人口40%。本書透過科研,解謎小林滅村之因,並以全球氣候變遷的尺度,剖析颱風的變化。 莫拉克是一扇科學之窗,打開颱風路徑與雨水、河流、地形、地質互相牽動糾纏的真相;莫拉克是一扇人性之窗,讓滿目瘡痍的受災村落在充滿撕裂與自我否定的過程中找回復振的文化力量,例如小林的大滿舞團、南迴的小米復耕;莫拉克更是一扇未來之窗,自它所展開的防災科技,成為我們深入瞭解國土環境的起點,例如大規模崩塌潛勢研究、LiDAR空載光達技術、都會區降雨雷達觀測網、災防告警細胞廣播訊息系統等。 本書最珍貴的是呈現第一線真實案例,除了重回十年災難現場,更記錄了前驅科學家如何「在颱風的茫茫黑夜裡點亮了天空的星光」,透過投落送、追風計畫讓臺灣站上國際與世界共享成果;災防人員如何為了讓城市雨量容受再多一公分,得要再花十年努力,讓土地與人回返森林水文,成為海綿城市。 颱風肯定會再來。但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人類更該看清自然本質,一如小林村的記得•八八碑文寫著,讓我們記得對自然必須懷以謙卑,要讓山有山林,讓水行水路。同時,自身更必須試著與水、與山、與風互為承載,才能互為依託。 ※共同推薦 吳俊傑╱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張楊乾╱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 曹恕中╱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 費立沅╱中央地質調查所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組長 賴建信╱經濟部水利署署長
來源: Google Book
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