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是杜思妥也夫斯基所創作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其醞釀過程歷時多年,更成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經典代表作之一。作品深刻刻畫人性暗處的掙扎,與在善惡鬥決之中的痛苦世界,巨細靡遺地呈現出人性中病態、分裂的心理狀態。在作者眼中,犯罪者的心理、精神失常者和自殺者的心理,都極富時代特徵,並充分反映苦難社會所引發的道德危機。藉由作者對人性透徹而清楚的觀察,以及對動盪時代畸形、醜惡現象的悲憫,成就了這部劃時代的經典文學。茨威格曾稱他為「被侮辱和病態心靈的解剖學家」。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杜思妥也夫斯基1821年生於莫斯科,1881年卒於聖彼得堡。1845年完稿的第一部作品《窮人》即以市井小民為描寫對象,1847年曾參與平民知識分子的進步組織,並表達對俄國專制農奴制度的抨擊。1849年被捕入獄、被判死刑,臨刑前才獲沙皇寬宥改判苦役,流放西伯利亞,刑滿後就地充軍。在刑場上面臨死亡的經歷讓他受到極大的震撼,而流放西伯利亞期間,他不僅直接遭到沙皇政權殘酷的迫害,更目擊下層百姓的悲慘遭遇,對被侮辱與被損害者產生強烈的共鳴。1860年以後主要的作品有《罪與罰》、《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白痴》以及《卡拉馬助夫兄弟們》等。譯者臧仲倫北京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系教授,長期從事俄羅斯語言和翻譯理論教學與研究的學者。翻譯作品包括《死屋手記》、《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罪與罰》、《白痴》等,並應巴金之邀校定其所譯赫爾岑的《往事與隨想》。
來源: iRead
來源: iRead
評分